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近视的知识信息汇总

近视的知识信息汇总

2018-06-25
版本 v1.0
字数 13998
阅读 16.3万
0
云协作成员 1
开问网
管理者:
告:
查看公告

1.按照近视的程度
⑴3.00D(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
⑵3.00D~6.00D(300度~600度)者为中度近视眼。
⑶6.00D(600度)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又称病理性近视。
2.按照屈光成分
⑴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⑵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⑶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3.假性近视眼
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4.混合性近视
往往一个人的近视是由于眼睛疲劳引起的假性近视,导致慢慢的部分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同步,可以这么说,在近视度数不断加深的人里面,都是属于混合性近视,目前治疗近视最有效的物理手段不外乎两种,一是手术,由于目前手术情况还不太清楚后遗症,故缺点还没有办法说明,优点是见效快。  

临床表现


1.视力减退 近视眼主要是远视力逐渐下降,视远物模糊不清,近视力正常,但高度近视常因屈光间质混浊和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引起,其远近视力都不好,有时还伴有眼前黑影浮动。
2.外斜视 中度以上近视患者在近距离作业时很少或不使用调节,相应地减弱辐揍作用,可诱发眼位向外偏斜,形成外斜视。
3.视力疲劳 近视眼患者调节力很好,但在近距离工作时需要过度使用辐辏力,这样破坏了调节与辐揍之间的平衡协调,导致肌性视疲劳症状。其表现为眼胀、眼痛、头痛、视物有双影虚边等自觉症状。
4.眼球突出 高度近视眼由于服轴增长,眼球变大,外观上呈现眼球向外突出的状态。  

近视的现状及特点

近视在发展中国家十分突出,亚洲国家近视发生率在70%-90%左右;美国和欧洲近视发生率在30%-40%,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群都存在近视.。亚洲人比欧洲人更为常见,女人比男人常见(女性是男性的两倍)黑人中近视则较为少见.
另外体质因素方面除遗传外,主要和营养不良有关。眼睛在生长发育期间缺乏某种或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使眼球组织变得比较脆弱,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眼球壁的巩膜容易扩张,从而使眼睛的前后轴伸长而发生近视。多数近视儿童有爱吃零食、挑食、偏食的习惯。他们吃的多是精粮和快餐食品,这些食品中缺乏营养物质或营养物质破坏较多。同时他们的膳食中缺乏乳、蛋、奶、鱼、肉、鸡等优质蛋白食品和粗粮食品。缺乏的食物种类越多,总量越大,近视的发生率越高,近视的程度也越高。  

真假近视

什么叫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相对真性近视而言。真正的近视眼是正视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解除了调节作用后,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换句话说,近视眼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而假性近视眼,是在看远处物体时还有部分调节作用参加。
常见于青少年学生在看近物时,由于使用调节的程度过强和持续时间太长,造成睫状肌的持续性收缩,引起调节紧张或凋节痉挛,因而在长时间读写后转为看远时,不能很快放松调节,而造成头晕,眼胀,视力下降等视力疲劳症状。这种由于眼的屈光力增强,使眼球处于近视状态,称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从症状上看都有视力疲劳、远视力不好而近视力好的特征。但假性近视属于功能性改变,没有眼球前后径变长的问题,只是调节痉挛,经睫状肌麻痹药点眼后,多数可转为远视或正视眼。如果按真性近视治疗戴了近视镜片,眼睛会感到很不舒服,因它并没有解除调节痉挛,甚至还有导致近视发展的危险。  

什么是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真性近视临床主要特点为:①近视程度多为中、高度近视,发生、发展时间较长,并且患者眼球外观不同程度的外凸。②真性近视很难自我调整恢复。
我们认为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的最大区别在于屈光间质(角膜、防水、晶状体、玻璃体)的屈光正常,而视轴变长。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近距离视物。  
 

本群1.0版本来源于A+医学百科网,由A+医学百科用户医者最后更改,在李文丰和A+医学百科用户行医的工作基础上。本群当前版本的贡献者名单及贡献值比例,详见群信息页末端,其中用户A+doctor代表前述用户。

本群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群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群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开问网在此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群的全部文本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本群文本的使用者须承诺遵守本协议。

开问网并不能确认也不能保证所有贡献者贡献的资料没有侵犯其他方的合法权益。如果相应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协商处理。

正在加载……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 动态
  • 大事记
展开
0条评论
更多评论
关联云协作
回到顶部
分享群

分享到微信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证书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