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人物专访文章回顾系列之廿五:刘克崮

记者节首倡者祁胜利
关注
收藏

【注:刘克崮,生于1947年,曾任辽宁省副省长、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全国政协委员。本文首次发表于2013年3月人民政协报《使命》丛书】 

刘克崮:情系草根的经济大家 

文·祁胜利 

从国内一流的财税专家、算账专家到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对重大实际问题,他总是不满足把事情看清,而是力求把事情看透,抓住关键和要害,解决根本的制度问题。 

31岁之前,他是普罗大众的一员,脚踏实地成长。上中国人民大学4年,他跟随名师精研经典,习得独门心法。35岁之后,从北京市到财政部、从辽宁省到国家开发银行,每个岗位6至8年,他得以充分施展才华和抱负。 

关注民生,他是发乎于内心的倾尽全力,希望更多人成为最高尚者; 

口若悬河,他是政协会议上的发言机器,而且对问题经常百发百中。 

国际视野,真知灼见。论经济驭繁于简,做金融情系草根。 

这就是人如其名、善于攻坚的刘克崮。 

根红苗正系出名校 

刘克崮出生于革命家庭,籍贯山东莱西。他的父亲刘坦193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招(远)莱(阳)地区地下党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出任胶东区党委代理组织部长、北海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胶东行署主任。母亲王勇1939年参加八路军,当年冬天在与日寇的作战中被刺5刀,战斗结束后,老百姓发现她还有口气,藏于家中医治养护才活下来。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爆发,在这场共产党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的重要会战中,首次将国民党王牌军之一的整编第74师一举歼灭。16日,敌中将师长被击毙的同日,刘克崮出生了,父亲欣然给他起了这个富纪念意义的名字。父亲的老战友在他刚记事时就跟他说:“克崮啊,你是张灵甫的‘转世灵童’,他是给国民党干,你要给共产党干呐!” 

新中国成立后,刘坦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华东工业部副部长。期间根据上级部署,曾兼任上海电机厂党委书记,刘克崮有时跟着父亲在厂区穿梭,热火朝天的工地景象在他幼小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记。1954年,刘坦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基建司长,从此他们全家定居北京。刘克崮记得父亲当时经常出差,主要是忙于前苏联援建的重点工业项目,耳濡目染,他接触了不少经济方面的概念。 

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刘克崮感受最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就得艰苦奋斗,共产党跟老百姓是一体的,离不开劳苦大众,共产党员一定要为百姓办实事。 

刘克崮就读的小学、初中都是正规学校。110中学是西城区重点,那时起他就精于数学,没事儿就喜欢做题,不过瘾就找老师借教学辅导资料看,在和同学互相出难题比试谁会得多的过程中,收获了无穷乐趣,也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1963年,刘克崮考上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中。101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成立于华北解放区,早期学生都是干部子弟。1953年周恩来总理到校视察,以满清八旗子弟的蜕变警示师生们。以后学校向社会公开招生,并发展成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先进典型,尤以德育为第一,重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经常组织同学们读毛泽东著作、学雷锋、学王杰、学对印反击战的英雄。每个学期,学生都要下乡劳动两周。刘克崮说:“我们就住在村里的老乡家,跟老乡一起吃饭。他们的生活我一点儿都不陌生。” 

刘克崮的班主任连树声是个正统知识分子,他循循善诱,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传授了不少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此外,他的物理、化学、体育老师也都非常优秀、很有思想。文革结束后,北京市评出的首批10位中学特级教师,这4位老师都位列其中。在名师的耳提面命下,刘克崮品学兼优,立志发扬革命传统,放眼全球,为国为民,建设好社会主义。 

1966年5月刘克崮高中毕业,本应准备高考,可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接下来的两年,他不得不在101中参加政治运动和串联。1968年,他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北大荒,多年的劳动历练后,当上了一名高中数学教员。 

1974年,北京市从知青中回招部分高中毕业生到中学做教师,就这样刘克崮回到北京,被安排到西城区155中(今西城外语学校)教政治课。历经波折和政治运动的他如鱼得水,虽然让他带的是最乱的班、最差的年级,但作为班主任和年级组长,他在教学中动了很多脑筋。他认为党史、革命史中也蕴含着哲学、经济学的原理。他给学生们讲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不同时期和情况下的转化,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如此融会贯通,不仅使学生们明白了很多道理,他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也明显提高。 

走进经济科学殿堂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偏好经济的刘克崮毫不犹豫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这是当时乃至现在中国最好的经济系。经过一番周折,他以超过分数线100多分的成绩(其中数学他考了惊人的99分)如愿以偿,成为人大77级本科生。 

以前,他只是模糊地觉得经济是和平时期国家强盛的根本;在人大,他完整学习了中国经济史、欧美经济史、世界经济史,经济学说史、科学社会主义,对共产党计划经济理论和哲学思想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 

人大特别强调读原著。《资本论》是人类发展经济科学中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刘克崮的班主任正是全国研究《资本论》的第一人卫兴华。卫老师思维清晰、严谨治学,他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啃”原著。就这样,光第一卷刘克崮就钻了2年。3年《资本论》读下来,善于思考的刘克崮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深刻认识。他说:“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是人类近代三个经济学巨匠。由于厘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律并预见了其未来,马克思比前两者还要高一筹。”刘克崮认为,《资本论》研究的是基本理论,剖析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指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病根和出路。“他的许多基本观点,如剩余价值理论迄今仍立得住,生产方式从一产向二产到三产的发展,其根本就在于剩余劳动的推动。但如果机械地用《资本论》的具体观点和例子去指导现实经济运行,就比较牵强了。” 

人大5年,刘克崮打下了极好的经济学基础,他动情地说:“正是卫兴华、吴树清等老师把我领进了经济科学的殿堂,使我得以领略到人类经济科学最灿烂的明珠。我认识到要想掌握经济学的精髓,绝不能肤浅盲从,必须吃透经典原著;研究经济,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1982年,刘克崮毕业。此后30年,他在实践中不断精进。2001年他获得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导师,国家行政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党政机构改革研究》、《税利分流》、《中国税收制度》、《转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亲历与回顾》等著作,著作《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作为一流经济学家,有同行评价他说:“我们的水平是把问题看清楚,刘克崮的水平是把问题看透。”对于经济学的根本,刘克崮一言以蔽之——“价值规律、供求关系”。他说:“劳动创造价值;价格本质是供求关系”;“财富的生产是第一位的,财富、利益的分配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比如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在富人与穷人、市民与农民、国企与民企、东部与西部之间,谁多了谁少了。一切经济运行的调节都在于供求。” 

算清重要的一本帐 

1982年,刘克崮被分配到北京市委研究室任经济处干事。他们的职责是为市委书记服务,写市委会议报告及政策调研报告。 

后来作为北京市委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总体方案组负责人,他于1985年率先提出政府应当委派一个专门机构管理国营企业,实现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一般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专项职能的分离,即“政资分开”。他说:“通过在北京市的工作,我大体了解了中国地方党政的运转模式。我认为政府除要向人大报告财政预算外,还须向人大及全国人民报告国有资产情况,得到有效的监督。”结果他撰写的《对行政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推动了1988年国有资产管理局(现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前身)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模式。 

1990年,刘克崮被调至财政部财税体制改革司任副司长,后主持工作,后又担任税政司司长。他亲身参与了1993至1994年的“税利分流”改革、工商税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以及1996年关税和进出口税制改革。 

那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又影响深远的任务。在研究、设计、推行“税利分流”、税制和分税制改革工作中,重要一环是确定适当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税率,调整相关政策,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过去是税利统包,企业从税、利总额中拿出固定值或不同比例上交国家,剩下的都归自己支配。利税分流就是要改变这种税利不分、一户一定的状况,把税利统包变为税利分流,先税后利,把定额上交变为比例上交,把一户一率变为统一税率,公平竞争。 

之前的一、二步“利改税”,都是把所有中央和地方国营企业的财务报表集中到财政部,分别计算每个中央或地方企业对应的所得税百分比,每个企业有销售额、人员情况等283项指标,常常是一个大厅所有工作人员一起手工汇总测算具体政策,工作量极大。刘克崮接手时,数据堆了好几个大库房,都是各企业单位历年的纸质财务资料。他和老同志商量后,向时任部长刘仲黎建议,购买计算机、扩充计算中心,同时要求指导各省及中央大企业以软盘报数据。 

刘克崮他们将1990至1992这3年的原始报表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开发了勾稽软件,审核各个要素之间的简单逻辑关系,碰到明显的差错就自动提醒退回,再用人工进行复查,确保无误。他还向世界银行争取到400万美元资助我国的分税制改革。 

彼时,企业利润绝大多数源于国企,集体企业给国家财政不交利润。在各级政府、各家国企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国100%的工业商业国企数据和70%多的“大集体”企业数据,都汇总到财税改革司。在覆盖了全国企业利润的99%、企业流转税的80%的基础上,刘克崮带领专家运用了多年的数据资料测算提出了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17%的增值税税率,为部领导和国务院采纳。 

在惊讶的世行专家看来,刘克崮他们“太伟大”了,一是没有雇用调研公司就获得了这么多的数据,二是数据覆盖的比例远远高于通常百分之几的抽样率,三是6个税种和分税制同时调改,且改得很成功。这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 

199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辽宁调研时,向陪同的省委书记介绍刘克崮:“他是1993年财税改革的算账专家。” 

社保试点佳惠大众 

1996年,刘克崮被调往辽宁,先后担任省长助理兼财政厅长、副省长兼省委企业工委书记、省国资委主任等职。 

那时我国正面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之前的制度是,国家制定标准,企业发退休养老金,问题是一旦企业倒闭或裁员,退休和失业的人将失去生活的基本费用。为此国家希望建立一套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在全社会统筹收支的基本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其中的难点是建立并做实职工养老金的“个人账户”,以及对长期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同时发放法定补偿金。 

就在各省还没有找出一个规范、合理、有效的方法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当机立断:在国企改革的同时积极推动社保改革。国务院决定在辽宁全省试点全国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的重任落在了分管副省长刘克崮身上。 

改革试点的关键在于,社会的钱从哪里来?社保部领导和刘克崮把目光投向国外:欧美养老实行的是社会统筹现收现付制,即当年统收当年统支;智利等拉美国家是个人积累制,每个人一工作就开始按法令交钱,钱依法委托专门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和管理发放。以此作为参照,辽宁试点采用了社会现收现付与个人账户积累相结合的模式——每个职工都要从工资中按比例分别缴纳社会统筹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用,同时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所在单位同时配套出资,鉴于辽宁的历史欠账,国家给予了补助,外加工伤和生育险形成“五险”,存入社保基金。这些钱累积起来,职工脱离单位后不管单位的状况如何,都能获得这5方面的保障。这项试点很快取得成功,并在全国推广开来,沿用至今。 

国企改革产生了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在企业内领生活费,与企业关系很模糊。改革后,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依法得到补偿金和失业金,并争取重新就业,关系清、方向明。为保持社会稳定,刘克崮推动省政府规定:凡有较多下岗职工的企事业单位,两年内在岗职工不得涨工资,奖金亦不得提高。为加强社会管理,规定下岗职工的党团关系、社会关系全部转到其家庭所在地街道。 

与此同时,刘克崮着力促进就业,在省内开设多层次就业和再就业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各市、县、街道联网,将就业需求岗位公之于众。对于那些没多少人去的岗位,例如医院病房的送餐员,刘克崮特别关注。他认为那在一定程度上是就业难易程度的反映。对于一般单位不愿聘用的“4050”人员,政府出资给城市环保、社区保安等公共服务部门,指定其只能雇用“4050”人员,如此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零就业家庭”大幅减少。 

通过以上措施,辽宁这一重工业基地在社保试点、国企改革和产业调整中实现了平稳过渡。 

对于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刘克崮总是竭尽全力。鞍山证券公司挪用100亿元客户保证金的黑幕曝光后,证监会决定关闭该公司。客户们人心惶惶,生怕资金打了水漂。为尽快退还其中的个人保证金,刘克崮争取证监会支持,促成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40亿元处置风险。款项到位后,股民蜂拥至鞍山证券,把门窗都挤坏了。刘克崮亲赴现场与鞍山市委市政府共同应对:先宣布无限期兑付,又连夜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组织群众分期分批兑付,要求证券公司第二天在柜台内把现金高高垛起,市政部门在公司门前的马路边上焊起铁围栏。此举安稳了人心、维护了秩序、提高了效率。此后他又主持整顿了出现问题的大连证券、营口证券、锦州证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纾难草根做高尚人 

2002年底,刘克崮调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当时国开行的主业是基础设施、基础和支柱产业等大项目。他到任后结合开行实际,以极大的热情推动了开行“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这一体就是主业本体,两翼之一是开展大银行普遍忽视的基层百姓民生业务,之二是“走出去”,大力进行境外国际合作业务。 

沿着这一道路,国开行10年间跃上了新台阶:境外外汇贷款由和世界银行不相上下的2300亿美元,增长到近万亿美元,成为境外贷款国内老大。资产规模扩至6万亿元人民币,比世界银行及各大洲同类银行的总额还多。境内基层民生领域贷款的占比上升到10%。其中保障房、民居改造等400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2000亿元。家困大学生助学贷款400亿元,占全国同类贷款的80%。 

刘克崮缘何对小微金融特别倾心?原来早在辽宁工作期间他就深有体会。当时抚顺、阜新这样的资源枯竭城市,有大批职工下岗。这些人如何就业成了难题。情急之下,省劳动厅推出一个“贷你五万元,圆你就业梦”的竞赛活动。就在这场活动上,鞍山女大学生刘伟获得了一等奖,刘克崮颁奖时问她想用这笔贷款做什么,她说:“做月嫂”。结果她真把月嫂这份职业做起来了。刘克崮从中受到了启发:“只要给待业人员一笔小额贷款,他就能就业,进而维持一个家庭,带动他人就业。” 

东北土地多、小山坡多,特别适合搞禽畜饲养和扣棚子种菜果、养蘑菇等;城市里也需要更多的小卖店、小饭馆、理发馆,因此刘克崮他们连续推出额度为5000至1万元的贷款项目,同时大量搞培训班、扩充就业介绍中心的功能,使许多下岗职工重新就业。资金方面,是银行贷一笔、就业者自己出一点、政府补贴一块。对于银行来说,多数能收回来,有些收不回来也相当于创造了就业,滋养了民生,稳定了社会。 

这就是刘克崮做微贷款的早期体验。在国开行,刘克崮力主引进欧洲微贷技术,先后在包头、大庆、九江等12个城市开展业务,为7万草根创业者提供了总额达50亿元的无抵押无担保个人信用微贷款。刘克崮介绍说:“这些草根90%从未在金融机构借过钱,七八成是离土的农民,贷款不良率仅0.3%。我们的草根多么可爱。” 

在这个过程中,刘克崮对草根经济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谓“草根”,指的是城乡基层小微经济体,全国约有2.6亿户,其中生产性农户2.1亿,个体工商户4000多万,小微型企业1200多万,广泛分布于区、县、街、镇、乡、村,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草根经济体的“融资难”问题,从根本上夯实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刘克崮近年来大力倡导构建“草根金融”体系。他说:“‘草根金融体系’的框架设计概括为‘三大支柱,两项支持’。三大支柱分别是数量众多的草根金融机构、创新多样的草根金融产品、分权、灵活、差异的草根金融监管;两大支持是细分、适度、优惠的财税金融政策和专业配套的草根金融服务。”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资金规模小、壮大难的情况,限制了其向草根经济体提供服务的能力。小机构生来在吸收存款方面不占优势。因此刘克崮提出应建立面向小机构的批发供资体系。一方面发动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承担批发供资职能,“为草根金融输血”;另一方面放宽小额贷款公司体外融资比例。 

2006年,国开行为推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小额信贷扶贫事业的发展,向国内最早从事小额信贷扶贫活动的机构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提供2亿元贷款进行专项支持。12月,双方就微小企业贷款扶贫试点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是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首次利用银行资金实施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为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农村金融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与示范。促成此事并为其争取到国家特殊财税政策支持的正是刘克崮。至今,开行贷款已扩大到10亿元,该基金会为全国60多个贫困县的贫困农民提供了有效帮助,成为扶贫脱贫的典范。 

刘克崮还为小额贷款公司积极争取财税、信贷政策,并推动国开行为其批发式供应资金,推动新型草根金融体系,促进了小贷公司的迅猛发展,由2008年的20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6000家。如今作为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刘克崮说:“给草根做好事是高尚的人,一辈子专为草根做事是最高尚的人。扶贫基金会专事于此,还能收回钱永续滚动大面积为草根服务,堪称最最高尚的人。” 

刘克崮说:“在孟加拉国和印尼考察微贷的过程中,我很受刺激,感觉十分惭愧,人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和经济学家能将微贷款稳定地想大多数农民覆盖,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还有什么理由和脸面不赶快把中国草根金融体系建起来、为大众百姓服好务呢!” 

集聚民智圆中国梦 

在多年的工作中,刘克崮逾加坚定了由来已久的认识:制度是事业长久持续的根本,而中国的富强将缘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创建完善、优良、稳定的体制制度,实行有利发展的政策。 

2008年,刘克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广开言路,他起初很兴奋,在会上频频发言。可由于仍在机构现职系列,他经常从开行和金融的工作角度发声。曾在辽宁搭班子工作过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提醒他:“克崮,我听了你几次发言,多是代表国开行。政协不是人大,不要求你代表工人、农民、本地区、本单位,而是要求你代表界别,你是经济界委员,就要代表经济界说话。” 

这番话给了他很大启发。从此他真切意识到,政协的概念更宽泛更超脱,它使每个委员拓宽了舞台、增加了责任,需要关注国家各层次的突出问题,关注具有普遍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根本体制和制度。刘克崮将其概括为“新舞台,新视野,新身份,新方式”。 

在这个舞台上,他积极建言,由于口才好、手势多,经常成为政协会场上的焦点,而他的观点每每切中肯綮,令在场的人颔首以同。5年来,21份厚重的提案凝结着他的心血。 

他配合财政部,推动了资源税试点,通过实施和逐步扩大,使中西部、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益;针对当前国家收入分配制度中的突出问题,围绕提高老百姓收入,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具体的措施意见;还积极呼吁加快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在当前通胀的情况下,应缩小大银行的息差,提高老百姓个人的存款利息;针对资本市场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企业分红、全面降低资本市场税费、增加股民投资收益等改进意见。 

他建议把老百姓的居住性住房列到民生基本的保障制度中,得到建设部的积极响应,一些意见写入国家相关文件。他联合其他22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草根金融,促进草根金融经济发展和城乡就业的提案》得到贾庆林主席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批请国务院王岐山副总理阅示。全国政协提案委、经济委多次组织调研专题和会议,许多部委的相关负责人前来参会。该提案成为全国政协优秀提案。 

在2012年9月的“每月谈”中,他提出中国需要11个方面的大改革,重要一条是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才智和力量。因为人大代表代表各地区行业、政协委员代表各党派各界别,通过他们就联系了13亿中国人。他说:“关键是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现实可行的措施之一就是在‘两会’各建立一个常设平台,国家重大政策颁布前,公开数据情况,代表和委员公开讨论、辩论。” 

有否一个能集聚全民整体智慧的机制,是一个国家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志。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有些欠缺。所以刘克崮念兹在兹、大声疾呼早建机制,使得全体中国人的智慧真正集中凝聚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圆美好的中国梦想!

字数 8598
阅读 1.7万
赞 | 0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0 条评论
取消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
换一批
回到顶部
分享文章

分享到微信

举报

提交
取消

选择活动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开问电子证书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