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窑湾古镇调研报告——基于新沂市窑湾镇为例

窑湾古镇调研报告——基于新沂市窑湾镇为例

2018-08-15
版本 v1.0
字数 23928
阅读 3.1万
6
云协作成员 9
开问网
管理者:
告:
查看公告

1.绪论

古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前提是要妥善解决历史传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团队通过对窑湾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以期发现在现今的时代发展中古建筑保护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1.1调研的背景

古建筑的保护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资金、科技的支持,制度的保障等。结合古建筑保护的目的和问题,很多国家和国际性古建筑保护组织开始倡导和实行利用式保护,即倡导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同时进行,解决问题,促进保护。后工业时代,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引发了对历史文化需求的加强,伴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注意到古建筑的旅游利用模式,很多古建筑开始被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走上了旅游业的发展道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地发展模式。团队通过调研窑湾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探索历史传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借鉴并推广古建筑保护中优秀先进的方法及模式,发现并改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本次调研可以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了解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民众的意见建议,一些难题的解决方法等。

1.2调研的目的

古建筑具有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历史价值等,是人类重要的历史遗产和物质财富。到了20世纪下半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古建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者的研究和媒体的曝光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古建筑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各国都在竭力保护古建筑,探索古建筑的保护方式,让古建筑保护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1.3调研的意义

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历史悠久,古建筑体量多且风格多样,加之古建筑一般位于偏僻地区,交通欠发达,也正是这一原因,所以古建筑遗存量较大。保护古建筑不仅可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向外界展示我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宣扬华夏文明和历史,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旅游地和新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古建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来观光和考察,一方面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加深了政府、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者对古建筑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认知。与古建筑旅游蓬勃发展的形式形成对比的是,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过度的旅游开发与利用、古建筑保护意识到淡薄、古建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滞后性等都成为威胁古建筑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1.3.1理论意义

进一步丰富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特别是对于古镇历史建筑,为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对于窑湾古镇而言,为其整体及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3.2现实意义

窑湾古镇内清末民初时期历史建筑数量庞大,且布局相对集中,整体质量风貌保存较好,是古镇窑湾主要的历史物质组成要素。但历史建筑单体质量、风貌。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整体历史建筑活力逐渐衰败。同时,以往针对窑湾古镇研究主要以整体空间格局为主,而针对其历史建筑保护的研究少之又少。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古镇窑湾历史建筑的调研和问卷调查,针对当前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策略。因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获得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第一手资料,并且对其现在分析评价,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另一方面,对其保护策略的研究可以为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其它地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借鉴。

图1.1 窑湾古镇

1.3.3调研的对象

图1.2窑湾平面图

本课题研究范围为窑湾古镇,位于江苏省新沂市西南45km,与邳州,睢宁,宿豫四县市毗邻,背面流入的老沂河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而入骆马湖。

1.4调研的方法

(1)文献查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查阅,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

(2)实地调研。对窑湾古镇进行实地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窑湾历史建筑整体状况,并选取有代表性是历史建筑重点调研分析,包括其质量、风貌、构造等。

(3)问卷调查。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问卷,结合实地调研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现状进行评价。

(4)分析归纳。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窑湾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技术措施,并研究其保护与更新的模式。

2.窑湾古镇历史建筑及其环境概况

2.1窑湾古镇概况

2.1.1区位

窑湾古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窑湾镇有l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窑湾镇建于唐朝初年”,明清、民国时期由于漕运、盐运的发展鼎盛一时。

窑湾旧有“先有隅头,后有窑湾”之说,意思是窑湾是从隅头搬过来的,据《邳志补》记载:“隅头旧有汛,今亦废。”但当地的老人曾目睹过隅头的存在。窑湾也因处于运河弯处、镇上以烧窑为主而得名。窑湾地处运河要塞,战争不断,战乱后的人口不断地迁移,使千年古镇的人口构成复杂,各地文化相互渗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窑湾,昔者,漕艘停泊,帆樯林立,通阑带阆,百货殷赈,幸使过客之往来,或舟或车,胥宿顿焉。繁复甲两邑,大腹甲辇,金而腰玉。倚市之女,弹筝踣屣,有扬、镇余风”(《邳志补·沂河》)。发达的水陆交通和古老的水旱码头,无疑为窑湾兴盛的商贸经济的久盛不衰提供了保障,明清时期的窑湾人过着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商品经济孕育了窑湾古镇丰厚而古老的文历史化遗存。风格各异的民居、古老的水旱码头、鳞次栉比的店铺、青石板路的街道,铸就了窑湾古镇的历史文化内涵。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历史上每一个民族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并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

2.1.2历史沿革

古镇始建于唐朝初期,随着明清漕运和盐业的兴盛,昔日店铺栉比,商贾云集,街上行人如织,水上舟楫连绵。古镇中,城门、楼、店、院、宫、寺、庙、殿,自宋至清,代有营建。古老的街巷、宅院、会馆、作坊、商行、货栈、典当、码头等古镇昔日风貌仍基本犹存。清末民国初期,窑湾镇有商号、工厂、作坊等360多家,其中钱庄就有13家。东三省货物经窑湾远销南洋、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当年镇上设有美孚石油公司、亚西亚石油公司和五洋百货等外国公司。外国的汽艇、国内的小货轮在窑湾码头来往穿梭,河面桅樯林立,街道人流如织,可谓极盛一时。当时有商铺、宅院、教堂、庙宇8000多间。

2.1.3自然环境

古镇三面环水,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苏北小上海"之称。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景观较多。早在明清时期,窑湾就是苏北商业重镇,市井繁华,人气旺盛,全国有18个省的商人在此设立商会,筑店经营,世界上有10个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在此建商号、教堂,经商传教,明末清初形成的两条主街道,至今仍保持原有风貌,现存古民居群834间,商会馆、古庙、碑亭、古桥、古槐、古松等人文自然景观20多处,被专家和媒体称为"南有周庄、北有窑湾"。

2.1.4社会人文环境

窑湾古镇以其独特的古老建筑风格,倚河傍湖的水域风光,丰厚而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古民居、古街道、古店铺、古码头、古遗存,铸就了窑湾古镇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内涵,它是古运河文化在民间传承的真实写照。古镇三面环水,碧波粼粼,景色秀丽;街巷独具一格,院舍青砖灰瓦,楼阁亭台交错,房顶飞檐翘角,形胜之美称于江淮,自来为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和游览胜地。窑湾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以“半夜开张,天明罢市”而闻名四方的传统早市——“夜猫子集”。

夜猫子集的形成,主要与运河漕运有关。中运河开通后,南来北往的船只途径窑湾。运河在窑湾以北水位较浅,只能行空船,而窑湾以南则水位较深,可行货船。因此,不论是南方的泊来品,还是北方的地产物品,均需在窑湾装卸,长此以往,窑湾也就成为大运河重要的水旱码头。当时交通状况有限,商船只能在白天航行。夜间商船停靠窑湾后,脚夫们装卸货物、补充食物,船民们备足日常生活用品。因此,每天三更半夜,四面八方的小商小贩和镇里居民不约而同地来到窑湾街市,做起小买卖小生意。打潮牌、蒸包子、烧五香妈糊,百姓们打着手电挑菜,借着灯光选鱼。天亮后商船起航,赶集的百姓也就逐渐散去。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繁华热闹,一直流传到今天。因为是半夜开集,天亮结束,人们便形象地称它为“夜猫子集”。

2.1.5经济与旅游发展情况

窑湾古镇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自然风光十分秀丽。骆马湖烟波浩渺,碧波万顷,水草丰茂,岛屿星罗棋布,为省级湿地保护公园,加之丰富的湖产、风味独特的小吃,吸引了众多游客。窑湾古镇通过三年多来的保护和开发,集古韵景观、水韵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极具游览、科普、休闲、考古、瞻仰价值,古镇店铺栉比,商旅云集,人气旺盛。特别是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窑湾典当史话馆、窑湾民俗博物馆、大清窑湾邮局、文革记忆馆、山西会馆、江西会馆、天主教堂、过街楼、界牌楼、南哨门、北门等多个景点使人流连忘返。

古镇先后荣获众多荣誉:2010年10月,窑湾古镇被江苏省政府评定为“历史文化名镇”,目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已经完成。2010年11月,在大运河网举办的“最美运河十景”评比活动中,古镇荣获第二名。2010年12月,荣膺“最受徐州市民喜爱旅游景区”称号。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最具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2012年被国家住建部、旅游局评定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同年,被评为“2012年中国十佳村镇慢游地”、“徐州市创建达标中心镇”。2012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的验收;同年7月、10月分别通过了江苏省生态镇和卫生镇验收。2013年11月,荣获“江苏省文明镇”称号。

2.2窑湾古镇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

2.2.1窑湾古镇的演变

公元605年,隋朝开发大运河从窑湾经过,切断了通往黄河的山河,将山河调尾从镇东入运,把原来镇西的入口填平,故更名窑湾口合镇,属下邳郡(《隋书·地理志》)。加之运河上来往船只皆在窑处湾船休息,顺景帝简称“窑湾”。

公元618年,唐朝实行州县制,窑湾位于邳州、海州交界处,它是海州之隅,有是邳州前头,故始名隅头镇。隶属宿迁(宿豫)县(《宿迁县志》)。

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庐(江)发生8.5级大地震后,隅头镇又改名窑湾镇,仍隶属宿迁管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窑湾镇分为东宁镇、西宁镇、迎熏镇、西临镇,以界牌为界东宁镇、西宁镇、迎熏镇隶属宿迁,西临镇隶属邳州管辖。

1924年改属淮阴所辖。民国32年(1943)统一划归宿北县运河区,民国34年10月24日(1945)年成立窑湾市,次年划为窑湾区隶属新安县,1954年单改窑湾镇。

1958年成立窑湾人民公社,隶属新沂县。1983年改称窑湾乡,1987年改为窑湾镇。

2.2.2镇区历史建筑分布与类型

窑湾古镇格局形成于明代,完善于清末。其总体布局特征与古镇的形成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它分别以东西两街为经,南北两街为纬,连通其他街道相互交错,形成独特的空间形态。这种建镇格局主要是由地理环境因素、风水观念因素、防御要求因素、血缘宗法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窑湾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使它依靠水运、交通、商业、军需等几个要素发展起来。古镇江河湖泊密布、水网纵横交错。镇西运河南北横延,镇东骆马湖南汇运河,老沂河穿镇而过,三河相交形成一个三角洲。古镇的布局基本是沿上述河流展开发展的,它的形态基本取决于河道的走向,依水就势,沿河道随弯就曲。窑湾古镇的规划布局也深受风水观念所影响,镇中因地制宜,利用“S”形自然河岸筑五华里街道,南大街与北大街构成道家八卦太极线,又按九宫八卦方位布置各种建筑,把人与自然牢牢结合一起,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关系。

2.2.3窑湾古镇特色风貌

窑湾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镇最初的建造模式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犯,运用“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的风水原理,根据军屯营盘阵图建设而成,将军事防御于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古镇利用街道、炮楼和城门作为迷宫阵的主要布局要素,结合风水学中的八卦 、五行学说 、十天干 、十二地支,组成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的基本框架。窑湾以其“S”形的地形基础,自东西至南北走向形成八卦中的太极线。“十二地支”即是指古镇12条古巷。以中心炮楼为主在古镇东、西、南、北四方分别设有五座过街炮楼,并分别代表着五行学说中的“土、木、金、火、水”,相生相克,加上南大街的两座和东、西、北座门楼总称为“十天干”,用做军事作战指挥地。走在这巷深且屋檐交错布局相似的街道中,看不见日月星辰的变化,判断不了自己所处的方位,很容易迷失其中。这种独一无二的风水格局堪称窑湾古镇一绝 。

古镇建筑群落的布局形成于明代,完善于清末。“窑湾,借长堤而筑室,楼 阁迭起,店铺云密”(《窑湾赋》)。可见窑湾的街道建筑布局是根据运河和沂河的流向而建,展现了独具匠心的建镇格局。窑湾古镇充分发挥自身天然地形特点。三面环水,依河傍湖,因地制宜。古镇抛弃传统的一字形、十字形和井字形等建镇格局模式,以炮楼为一个中心区,两条放射状街道即沿着古时候遗留下的s形河道,运河东西方向建造的东西街和顺着沂河方向建造的南北街。古镇有十条街道和一条回民街,由于主街延河道而建,因此形成了s形弯街。有“一线天”之称的古街道较窄,曲径悠长,两侧建筑楼檐交错、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商铺采用毗连式联排布局,店面遵循简明的布局规律,平面主要以“一明两暗”的开间形式,部分商铺采用前店后院的格局,具有较强的商业实用功能,单纯而规整,颇有苏北古镇建筑的布局特点。店铺楼檐出厦 ,廊柱林立 ,出廊的设计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使得内外空间有过渡,这种布局不仅让行人或者店家免受雨淋和暴晒,店主亦可以在楼檐下乘凉休息,享受休闲的生活方式。

古镇沿街的店铺和民居交织在一起,民居则多采用合院式的布局方式,联排整齐,以四合院为主。全国各地迁徙者移民窑湾,致使古镇的建筑风格兼具南北特色,其庭院布局也略有不同。古镇以山西、江西、福建、苏、镇、扬等地区的建筑为主,以保存最为完整的山西会馆和吴家大院为代表,对窑湾古镇的庭院布局形式进行探讨。山西古建筑受到晋商文化的影响,通过平面布局和空间形态的变化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天井院”,它是由传统四合院变形的合院式建筑,其以小窗、宅面狭长、庭院小”而得名。一般为多进四合院,长形的宅基分为三个院落,头道院、中道院和后院。山西会馆位于古镇西大街,坐北朝南,素有“以敦亲睦之谊,以取桑梓之乐,虽异地宛若回乡 ”之称。院落由东厢楼、西厢楼、古戏台、和关帝庙围合而成。房屋结构布局严谨,呈中轴对称,前后院和东西厢房平面方整且封闭。福建民居建筑的呈合院式布局,院落中轴对称,多为套院,宅宽封闭,有护厝。吴家大院则是典型的福建民居,也是整个古镇最大和院落框架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群落,庭院前后共有四进院落,每进都呈“井”字形布局,院落整体呈“弓”字形,院内的房屋布局主屋要高于前屋,东屋房间要多于西屋房间数。人口的影壁墙将第一进庭院空间分隔;第二进院东、西、北分别为五问楼房、三间瓦房和三间过道房,主要是吴家的灶房和储藏室;第三进院东、西、北三面是由三间楼房、瓦房和过道楼组成,是办案、会客休息的场所;第四进院西面临街,是吴家人的生活区。

民俗传承着民间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体现,窑湾古镇的民俗活动是当地文化特色之一。民国初期的窑湾,是苏北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窑湾开凿运河建设码头以后,商业贸易频繁,来往的船只主要从事外运,每早开船前都会提前备好之后几天的生活用品,天亮后起航,致使赶集的农民都在灯下营业,只有在三更之后灯火通明,天亮了就烟消人散,这就是窑湾独有的“夜猫子集”,由于是半夜赶集,也被当地居民称为“鬼集”。千余年来,窑湾人民为了方便运输船民生活,午夜后开展经营生活日用消费,不管是阴雨天,战争年代,改朝换代,都没能改变窑湾人的“夜市鬼集”

图2.1 窑湾风貌

2.2.4窑湾古镇艺术分析

窑湾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大批各地商人活跃于此。其中,较大的徽商、晋商、闽商、赣商不但拥有会馆,而且往往就定居于此,自然会把各地的建筑风格带来。因此,窑湾古民居建筑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也有南方建筑的秀雅,是南北建筑相互间流变传承的一朵奇葩。窑湾古民居建筑分为单体建筑平房和合院住宅。合院住宅为内向封闭性院落组合,以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单位,少数人家有多进院落。大量的宅屋都呈“一明两暗”式的三开间空间格局,大型住宅延伸为五开间或七开间,其平面形式为南北宽,东西窄的长方形,这样的布局形式更利于防风、防寒,同时还能争取更多的日照,是适应苏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布局形式。宅院的内部构成相对宽绰疏朗,使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这也是为了获得充足的日照。房屋布置遵循对称原则,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和空间递进关系。规模大者,往往具有多条轴线。主轴线上的大门前设照壁,过大门按门厅、客厅、祖厅、上房、后罩房的次序排列,一般为两层楼。轴线两侧安排厢房、护厝或围墙。这种轴线设计主从关系明确,尊卑有序,内外有别,形成了有规律的秩序感,是封建等级思想的物化表现。窑湾古民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即木构架作为基本支撑体系,以青砖作为维护结构。砖质坚而细致,砖缝横平竖直。由于苏北地区候寒冷,在砌筑方法上采用实砌方法,墙体坚固厚实。我国各地民居都非常注重就地取材,窑湾亦是如此。这一带盛产石料,所以建筑便利用石材作基础,门、窗也以条石为框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屋顶式样以硬山为主,上面覆盖青灰色的筒瓦,两山有磨砖博风。屋脊多为清水脊,两端微微起翘,下面有雕花的鼻盘、扒头、圭脚等。室内以木作梁架,其结构一般为抬梁式,少数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有两种:一种朴实自然,讲究表现材质、色调和体量的效果。另一种较为华丽,有木雕构件。木构件表面大多罩以清油,不施彩绘,栗色的木构件与建筑内外的青砖灰瓦相协调,形成一派古朴典雅的格调。从构架上可以看出南北交融的迹象。窑湾古民居建筑在外观上淳朴淡雅、色调和谐,在装饰细部处理上更能显现出雕琢的细腻。传统建筑装修可分为内檐装修和外檐装修。大门是建筑外檐装修的重要部分,其装修规模形式的不同,体现着主人不同的等级身份。窑湾古民居建筑也不例外,其装饰主要集中在门头,门头上多贴垂花门式砖门罩,讲究一些的有砖雕彩画。有些富户人家如吴家大院,将大门做成门楼式,用砖砌造和雕刻出来木结构样式,上加屋檐,装饰朴素端正,既增气派又显豪华。厅堂内的隔扇、罩、屏风属内檐装修,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隔扇。格扇分格芯和裙板两部分,均雕饰有精美、细致的花纹、图案。格心图案多为几何纹,锦纹、棱花等,充分体现了明清的装饰特点。由于窑湾居民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在图案装饰上风格各异,南方的清新淡雅,北方的则舒展大方。梁枋、斗拱和禀椽也是重点装饰部位,如一些大型华丽住宅的室内梁架常常雕刻一些精美图案,处处透露出昔日主人对生活美的追求。

图2.2 窑湾建筑艺术

2.3窑湾古镇建筑分布特点

窑湾古镇这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虽历经沧桑,几经兴废,仍能一窥当时的风采。现存主要建筑有以下四种类型。

2.3.1会馆建筑

会馆是为同乡或同业集会、旅居、娱乐之需而建造的。它加固和强调了宗族的凝聚力。为聚会宴饮、举行娱神活动,会馆中常设有戏台。窑湾拥有八省会馆,它们分别为山东会馆、山西会馆、安徽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河南会馆、河北会馆、苏镇扬会馆。其中,山西会馆庄严宏伟,沿街门面阔七间,中间为过厅,门楣上悬“晋风绵岚”镏金匾,内门迎面有影壁,过影壁是长宽各约30 米的场院,场院东西两边各建 5 间花厅,北边建有华丽的戏台。戏台台基高约 3 米,为前后串联式,前台卷棚歇山顶,后台单檐硬山顶,前后勾连,上面覆盖灰色筒瓦。前后台之间用七扇雕花隔扇屏风区分,屏风两侧为上下场门。前台台沿有格栅围栏,以保护戏台台面。前檐柱上有一副楹联是:“怡性怡情勿忘五三杀倭寇,且弹且唱唯期赏花到扶桑”。粱枋施以彩绘,天花采用藻井,装饰甚为考究。

2.3.2商铺建筑

窑湾商铺建筑沿街而建,采用前店后坊的布局方式,这有利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中宁街是古镇的商业区,街上集中了茶楼、钱庄、客栈、当铺等,如今部分明清建筑依然矗立在街道的两边。铺面高大结实,具有较好的围护,前廊出厦,木板门面。店堂部分比较封闭,内外空间分区明确,有别于南方的开敞通透形式。这种形式的形成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2.3.3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大街,有富商人家的大院,也有寻常人家的斗室。这些古老的建筑以明清遗存居多。其中,吴家大院是保存较好的富商大院之一。院落面南坐北,前后四进,高门深槛,地势一级比一级高,寓意步步高升。拾级而上,进入门楼和过道,门楼两边各一间耳房。出过道进入第一进院落为前院,院内迎面一座影壁墙,以隔绝外人的视线。影壁墙后是五间正房,供全家活动、待客之用。正房后是二进院,东为楼房,上下各三间,廊檐出厦。西边三间瓦房,北三间过道房。穿过道进入第三进院,三进院西为三间瓦房,北是三间过道楼,前后都有廊檐出厦。第四进院是吴家临中宁街的商业门市,临街门面楼房上下共六间,仰首俯视,气度非凡。这座家族大院不仅考虑居住、接待、商业、休闲功能的配合与协调,而且与安全防范相结合。其外墙系砖结构,墙体较厚,门窗开口较小,这既考虑了防御上的要求,又使外观具有封闭凝重的特点。这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既安全牢固,又威严气派。其建筑设计与施工工艺之精美,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追求。

2.3.4寺庙建筑

慈云寺、观音寺、大仙堂、碧霞宫、奶奶庙、玄帝庙、小街子奶奶庙、城隍庙称为窑湾八庙。它们基本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庭院式布局。这可能是从南北朝时期王公贵族的“舍宅为寺”衍变而来的,即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堂的形式。

3.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调研

3.1古镇典型历史建筑调研

3.1.1街道——中宁街与西大街

窑湾镇在清末民初最繁华之时,镇内集中了三庙巷街,新盛街等五条商业大街,共有315家店铺,街面上青石铺地,店招飘摇,商客往来不息。对此情景窑湾张承启老人记忆犹新并赋诗纪念:“西来长街又转南,檐牙相接一线天;市招飘摇遮晴日,无怪行人肩并肩。”现在窑湾在经历了炮火战乱和人为战乱后,拥有传统风貌的街道仅剩下中宁街和西大街。窑湾绝大多数保存质量和风貌较好的古建筑都位于这两条街上。

图3.1中宁街

图3.2西大街

3.1.2居住建筑——吴家大院

居住建筑是大量建造的居住类型,传统民居最能反应一个地方建筑的地域特征。窑湾商贾云集时,建造了大量的富商大院,它们体现了当地的建造水平和建筑特点,这些院落考虑商业需求常采用前店后宅形式。但是保存下来的格局完好的宅院寥寥无几,以吴家大院,徐家大院、吕记布店等整体结构最为完整,尚有人在这些院落中居住,但建筑年久失修,缺损腐坏严重,居住条件较差。

图3.3吴家大院

3.1.3商业建筑——赵信昌酱园店

窑湾曾包揽布匹、衣帽、医药、餐饮、粮行、钱庄典当等各类商贸服务行业,所以保存的传统建筑中量最多的是商铺,每处院落以前店后坊的布局方式最为常见,其临街建筑即作为商铺。从其存可以想见其繁华时期,行当种类齐全,整条街道店铺鳞次栉比,铺面高大结实,前廊出厦,商旅云集的盛况。调研时,两条老街上多处商铺因为年久失修被闲置,仅有几处在营业中。其中,省级文保单位赵信昌酱园店保存比较完整,是一处既有店面又有作坊还可居住的规模较大且尚在使用中的院落,但建筑也都破损严重。

图3.4赵信昌酱园店

3.1.4宗教建筑——天主教堂

窑湾在经济发达时,宗教活动繁荣、土洋并存,并建有清真寺、天主教堂、玄庙、观音庵、慈云寺、大仙堂、奶奶庙等宗教建筑,只是人为破坏、战乱灾害和年久失修导致大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现在仅剩位于窑湾后街,老沂河北岸的玄庙内还保存有一处老建筑。

图3.5天主教堂

3.2窑湾历史建筑整体调研

3.2.1古镇街区公共空间环境

窑湾的主要道路布局沿运河水道展开,共有六座城门,镇中央的汪塘则是为了修中心街道去土培堤挖掘而成的。中心街道曲折蜿蜒,每个曲折处建过街楼一座,共八座。街道为青石铺地,两侧店铺青砖小瓦,飞檐出厦,廊柱林立,人行廊下无日晒之苦,颇有苏北水乡之风。

3.2.2古镇建筑质量与风貌分析

a)历史建筑质量分析

根据对窑湾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古镇内除了一些经过科学系统修缮后的重点历史建筑质量较高,其余一般历史建筑整体质量一般。就历史建筑整体布局而言,大部分建筑主要布局形制尚存,仅少数几处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大多数历史建筑被各户人家分隔,对其总体布局有一定影响。就历史建筑单体而言,其主要建筑形式,包括样式、结构保存较好,但局部构件如屋面、门窗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

b)历史建筑风貌分析

经过现场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窑湾古镇建筑多为清末民初民居,其数量众多且分布较为集中,因而其整体风貌保存较好。从历史建筑单体而言,绝大部分依然保持了传统样式,但是其屋面、门窗、墙体等外观都较为陈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居民自发对其进行了局部修缮,这种自发的修缮方式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并且多采用现代的工艺与材料,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建筑的可靠性并改善了使用条件,但对历史建筑风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图3.6 建筑风貌

c)古镇街区居民生活环境分析

根据前期调研发现,窑湾古镇历史建筑多为历史民居,其大部分依然延续着原有的居住功能。其居住空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居民在历史建筑原有形制上,按照现在的居住要求,重新分隔组合空间;另一种依然是保持着传统空间布局格式。对于前一阵类型的居住空间,室内多经现代技术和材料重新装修,居住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其布局任然受制于历史建筑传统结构、总体布局和建造技术,对居住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采光,保温隔热等。对于后一种类型的居住空间,多保留着原有的陈设布置,其生活环境较为陈旧。此外,历史建筑居住环境还包括室外环境,主要由天井、备弄、街巷等空间组成。通过对历史建筑居民进一步走访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人均居住面积较大,大多数居民对其居住环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与装修,但居民对其生活环境满意度不高,整体生活环境质量较低。

此外,历史建筑居民生活环境除了上述所说的物质空间外,还包括社区邻里关系、居民对家的情感等非物质要素。通过对历史建筑居民的走访与问卷调查发现90%的居民表示对古镇居住环境有较深的感情,84%的居民表示社区邻里关系和睦,其中82%的居民愿意继续居住下去。由此可以看出历史建筑居民生活非物质环境较高。

3.2.3古镇建筑利用情况分析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窑湾古镇历史建筑除了居住空间外,其再利用以旅游品销售和餐饮为主,以及少量民居客栈,其利用功能较为单一。从历史建筑的利用方式来看,对其再利用的方式最多的是直接利用和简单专修后利用,经过系统修缮和改造后利用的仅为少数。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开发利用的深度不够,仅为最基础的再利用,并未对其商业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从窑湾古镇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经营方式来看,多数为使用者自己经营和出租经营,极少数为政府主导。在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中,对历史建筑再利用多为历史建筑使用者自发进行的缺乏科学的政策引导,对接下来的经营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3.3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的政策与管理问题

3.3.1缺乏完善科学的政策及管理机制

政策指的是政府、机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目标而订立的计划,包含一连串经过规划和有组织的行动或活动。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首先必须制定科学系统的政策,作为统领其工作的指导和依据。科学的管理机制是保护与更新工作以及实施后维护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需要政府协同相关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同研究论证制定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因此,科学的政策指导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是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保证。

历年来,窑湾古镇制定了不少相关的保护政策及管理机制,但基本都是针对整个历史镇区的整体保护和旅游保护。古镇的总体保护制度也几经变迁,活力得到了复苏。但是这一系列保护政策及管理机制主要从古镇整体格局及风貌、旅游保护开发的角度出发的,并没有专门针对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政策和管理机制。近年来,古镇旅游事业有了飞跃发展,但是由于缺乏政府的主导作用,古镇保护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旅游收入只有少量被作为保护资金投入,特别是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政策引导和规划,历史建筑的开发利用也出现了破坏风貌、业态不合理等问题。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对历史建筑及其环境的维护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出台科学的政策和管理机制对于古镇历史建筑保护已势在必行。

3.3.2商业古镇发展趋势下带来的负面影响

依托旅游开发的发展来保护古建筑,很容易让旅游活动经营者走入利益为主的活动中,打着保护古建筑的旗号,却为个人谋取私利。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满足对现代化的追求,一些居民拆旧建新或者对古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影响了窑湾古建筑所烘托营造出来,传递给游客的文化意象,使得原本真实的窑湾古建筑遭受不真实的质疑,无形中降低了整体的价值和游客的满意度。窑湾古建筑自身的价值,着实增加了旅游吸引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游客的进入,除了门票收入之外,自然也带来了其他(食、住、行、购、)等各方面的收入,提高了当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的收益。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却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影响—原本安谧的小镇变得喧嚣,整洁的环境变得脏乱、破坏性的行为变得频繁等。

3.3.3旅游事业飞速发展对古镇的改变

近年来,窑湾古镇旅游事业飞速发展当前,旅游产业己经成为了窑湾的支柱产业,为窑湾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但是当旅游发展速度大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时,就会出现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对历史建筑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了商业功能随意改造等。同时由于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大超出了历史建筑和整个古镇的承载能力,从而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历史建筑损坏等一些列不良后果。

4.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策略

4.1历史建筑保护目标与原则

4.1.1历史建筑保护目标

a)历史文脉的延续

文脉指的是文化上的延续和承启关系是符号信息的联系与传递。历史建筑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规模较大的历史建筑群反映着古镇历史文化延续和发展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对其保护中必须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利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其原真性和文化内涵。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并且有一个漫长的生命周期有着它的过去和未来。因此历史文脉的延续不是凝固、静止的必须确保历史脉络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对其保护与更新以保证历史文脉的完整性和动态性不能片面的将历史建筑看作是没有生命的文物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历史建筑及其所在街区的活力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古镇历史建筑文脉的延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历史建筑物质要素的延续如建筑形态、建造工艺、历史风貌等;二是指历史建筑非物质要素的延续如历史建筑群的社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内涵等。

b)提升地区活力

“活力”是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中提出的反映城市空间形态质量基本指标中最主要的指标。他认为和谐性、延续性、稳定性、安全性是最能体现地区活力的特征。

对于窑湾古镇地区的活力的主体应包含环境本身和环境使用者的活力两方面。其中历史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根据功能主要有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外部环境主要指街巷公共空间。

c)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对历史建筑保护是延续历史建筑的功能或者是再利用,而利用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保护方式。这种主动的保护方式有别于“博物馆式”的静态被动保护方式,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内部空间的科学改造使其寿命得到延长改变原有建筑使用功能从而给建筑注入新生命的主动式保护而这种方式是以延续和保持建筑特点为前提的。

对历史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一方面可以使建筑生命得到延续。建筑的寿命由物质寿命和功能寿命组成其物质寿命一般大于其功能寿命因而通过再利用来注入新的功能寿命从而实现建筑的生命价值。另一方面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历史建筑的保护使其历史文脉得以延续,文化资源得到极大的保护与传承,而对其再利用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不仅节约成本还可以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4.1.2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a)不改变原状原则

优秀历史建筑,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现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因为任何一座优秀历史建筑或任何一件历史文物,它们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生产的。它们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当时的工艺技巧、当时的艺术风格、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当时的风俗习惯。那个时代出现什么样的平面布局,那个时代出现了哪一种建筑类型,那个时代出现了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因而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构法式,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留下的痕迹,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的物证。因此,如果某一个优秀历史建筑在维修中改变了它的原状,失去了它历史的特征,它也就失去了文物建筑应有的价值。世界各国在保护古建筑问题上,多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条件,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美学观点和民族习俗等,来制定符合国情的古建筑维护与加固原则。

欧洲许多国家早在19世纪就已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先后制定了有关宪章。20世纪初,日、俄等国也发布了保护、维修古建筑的法令。近几十年来,这些国家又陆续作了修订和补充,使之更臻完善。《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就高度概地指出:“这些文物建筑饱含有已逝岁月传下的信息我们必须毫不走样地把它们传下去”但在具体操作上,在古建筑维护与加固原则的研究与制定上,大致分成以下三个学派第一个学派的主张,是完全保存现状。这种主张从19世纪中期以来就一直在欧洲很流行。他们认为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不是把它恢复到创建时的原样,而是把现在状况如实保存下来,即使所保存的是废墟,也比恢复成完整的建筑物更有价值。因此,对当代古建筑保护工作者来说,唯一的任务就是防止它们进一步损坏。

b)可逆性原则

修复文物建筑时,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最好是可逆的。因为加固的技术和理念是不断发展的,今天认为很好的做法在未来未必是好的,可逆性原则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提倡所用的改造加固手段是可逆的,这样一来,未来技术条件达到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修复此历史建筑,同时,也防止加固方法不恰当对建筑的历史信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条件的限制,如经费、时间,尤其是技术暂时还不能进行彻底加固维修的文物建筑,也可采取具有可逆性的临时加固措施。位于德国波茨坦市的无忧宫及其周围的园林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5—1757年)时期仿照法国凡尔赛宫的建筑式样建造的。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了约50年之久,为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宫殿中的几座建筑用钢框架进行了包裹,这种“封存”方法既可以使建筑不受风吹雨淋,阻止其进一步损坏,同时不影响将来的加固修缮。又如,开平碉楼也采用了类似的可逆性保护方法,不同的是加固用的临时结构放在了建筑的内部。

c)必要性原则

每一次加固和修缮,都会对历史建筑所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造成损失。因此,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注重平时的保养,使其尽量少受各种可避免因素的损伤。加固和维修只是在不得不实施的时候再进行,任何因保养或维修而进行的加工、修补和处理,均应尽可能地减少到最低程度,每一次维修,也要尽量少地干预原有建筑的结构和构件。

d)可持续性原则

历史建筑及其组成的历史街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因此对它们的保护要坚持可持续性原则让历史建筑及其所在地区能够不断发展永葆活力。对一般历史建筑要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模式优化功能布局和街区业态组成。在保护其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实现其价值,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对历史建筑保护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使历史建筑逐步有序地开展保护工作从而推动历史建筑及其所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对于历史建筑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保护还要注重在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上的可持续性。

e)保护与更新平衡原则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是更新的前提更新也是保护的一种手段。保护与更新目的就是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这样不仅可以维持高质量的建筑性能,而且可以保留和传承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但是很多情况下保护与更新会出现一定矛盾。因此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的利用,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杜绝盲目开发及缺乏科学规划的粗放型开发模式,保证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平衡策略体现在对建筑外观、特征、结构等方面,尽可能的维护、保留。而当建筑的局部受到损坏不得不更新时也十分尊重原有的建筑形态、风格特征。当建筑无法满足现代使用时则在不影响建筑结构、外观和整体效果的基础上对建筑的功能、设施等进行经济、适度的改造。

4.2历史建筑质量与风貌保护策略

4.2.1开展以政府主导的系统性保护修缮工作

窑湾历史建筑由于其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情况以及后期不同的程度的破坏和保护修缮它们的质量与风貌参差不齐。今年来各级政府虽然不断加强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的调查与保护工作,但除了某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其余历史建筑的保护仅仅是挂牌而已并未对其进行实质性的保护。对于产权属于窑湾镇房管所的历史建筑对其保护修缮只是简单的小修小补,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对于使用者自发的保护修缮采用了大量现代工艺与材料从而导致了“修建性”破坏,因此需要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主导统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对历史建筑进行科学系统的保护修缮,首先必须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进行现状普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然后委托专业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公司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结合《窑湾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完成科学的保护设计。根据科学合理的保护修缮方案进行分期建设由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统筹施工。

4.2.2采用科学系统的历史建筑修缮技术

a)基础

对于历史建筑基础的保护与修缮必须以确保建筑安全为前提。建筑基础的稳定性关系到历史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及其使用的安全性,但除了局部暴露在外的条石对其传统风貌影响并不大。对历史建筑基础的维修必须严格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应首先进行现场勘察检测查看历史建筑基础有无沉降及其沉降程度,以便确定施工时基础标高。必须严格按地质勘探和基础质量检测报告由结构工程师提供承载力的要求和结构计算的结果共同确定基础的加固方式。基础的加固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2.扩大基础底面积法3.基础加深法4.锚杆静压桩法5.树根桩法6.坑式静压桩法7.石灰桩法8.注浆加固法等。

对于历史建筑基础中的条石碎裂损坏可根据损坏程度对条石进行替换同时在对历史建筑基础进行加固时必须考虑到其对相邻建筑的影响。因此,在对历史建筑基础进行保护修缮时必须进过充分、科学的计算论证将其影响降到最小。

b)结构

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其中又以木构件为主要承重构件。建筑主要通过由木柱、梁、檩条等构成的梁架体系来承重。因此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结构的保护以研究其木构件为主。由于木构件承受着建筑的主要荷载同时由于历史建筑年代久远木构件会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因而发生变形或损坏。我们在对木构件进行保护修缮前应对其进行科学的检测和鉴定,明确其损坏程度及原因,从而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对木构件保护修缮措施主要有:

(1)对历史建筑木构造的加固指的是在对其结构的保护中有组织的施以物质性的添加物、使用黏着物支撑构件以保证历史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完整。在对结构加固时必须保证历史建筑外形不受影响并且这一加固措施是可逆的防止出现保护性破坏。因而应尽可能采用传统工艺与材料对结构进行加固。如果采用现代工艺与材料加固应尽可能的少更多的情况下采取临时性加固措施更为合理。对历史建筑木构造加固方式一般有结构整体加固和局部构件加固两种。

(2)根据历史建筑木构件的不同损坏情况对其修复主要包括裂缝修复、糟朽修复、榫卯修复、弯曲修复等。窑湾古镇历史建筑木构件最常见的损坏情况为木柱劈裂和糟朽因此对其修复主要可以通过木柱劈裂填充补强措施和糟朽挖除填补修复措施。

(3)对于那些损坏较严重以至无法进行加固和修复的构件应将其替换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通常情况下应根据一般传统技艺和相关史料采用传统工艺及材料复原构件在对结构修复的同时也实现了传统风貌的保护。

4.3改善历史建筑居民生活环境策略

4.3.1改善历史建筑居民生活环境的政策措施

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以传统民居为主对其保护应以延续其原居住职能为主维护其传统居住空间聚落。这就必然要求在对其保护过程中始终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工作重点。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首先要有充分的资金保障,政府应加大对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投入,同时通过发展旅游商业增加居民自身收入。政府应积极对产权归政府的历史建筑进行科学的修缮制定系统的修缮技术策略,对于私有产权的历史建筑修缮,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引导并给予技术支持。在对建筑本身修缮的同时,要改善建筑及整个社区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求。

4.3.2改善历史建筑居民生活环境的技术策略

以保护建筑原有总体布局为基础,窑湾历史建筑以历史民居为主,建筑总体布局一般根据其规模分为几进,每一进又分成几个开间。每一进之间都有天井,天井两侧为厢房。对其保护必须以保护其原有格局为基础。历史建筑修缮后应达到原有格局完整层次分明干净整洁。

根据使用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重新分隔,窑湾历史建筑代表了一定时期窑湾乃至苏北地区人们的社会生产及生活方式。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原有的功能布局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对于居住空间来说,延续居住功能主要是修缮房屋、改善室内布局。如分隔出厨房、卫生间等,同时增加水电气等现代化设施,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习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居住环境,有利于恢复历史建筑乃至整个街区的活力。在对居住空间重新分隔时所加建墙体尽量采用传统形式,或者将拆除墙体的材料重新再利用。

4.4优化历史建筑再利用策略

4.4.1历史建筑利用总体策略

历史建筑功能的置换指的是在保持历史建筑原有面貌和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其功能进行的转换和再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建筑原有的布局形式、功能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但是通过对其修缮、改造,改变其原有功能,实现再利用。功能置换是对历史建筑保护性再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以历史民居为主,除个别建筑改造为民居客栈,部分沿街历史建筑第一进改造为商业功能,其余大部分仍然为居住功能。沿街历史建筑的商业功能多为居民自发的改造,因而效果与质量较差,对整体风貌和历史建筑本身都是一种破坏。因此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规划引导。但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权衡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严格规范开发行为,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应保障居民的利益并保证对历史建筑的科学保护。同时要保证原住民,保留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从文化层面保护历史建筑。

4.4.2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政府部门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上政府的决策直接影响着保护与更新工作的成败。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干预可以有效的从城镇整体出发,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政府通过其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以及管理制度,建立社区组织、政府管理机构和专业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政府部门应承担国有产权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再利用等管理责任,以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开发政策,设立专门的古镇保护开发机构对历史建筑合理的利用。政府主导可以制定有效政策和规划,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其开发过度或者不合理的开发。

另一方面,很多情况下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是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的,反而会消耗大量财力物力,这时候就更需要政府主导和资金投入,保障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作为古镇的公益项目统一安排。因此,这种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保护策略是最为有效直接的。

然而,完全政府主导而缺乏公众参与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和实施两方面。政府在制定历史建筑保护政策时,缺乏公众参与,会导致将自己凌驾于各种主体之上,很多政策只是政府一厢情愿的行为,忽视了当地居民的真正需求和切身利益。缺乏公众的集思广益和最实际的问题反映,光靠政府管理者和少数专家学者制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保护政策得不到自下而上的反馈,缺乏居民的拥护,也很难真正落实。在最终的结果上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对历史建筑保护时,必须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公众参与。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历史建筑价值的认识,强化公众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认识。政府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开设讲座论坛等,宣传历史建筑的价值及其科学的保护更新方法。逐步形成公众对历史建筑良好的保护意识和共同认识,鼓励公众参与到历史建筑保护的工作中来。其次,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及决策时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以保证其科学性。这与窑湾历史建筑居民利益息息相关,并非他们不想参与进来,而是没有机会和途径。因而政府应将公众参与纳入其决策制定程序中,充分听取有亲身体验的居民提出的宝贵意见。再次政府应决策公开,保证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让公众了解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目标、政策及具体措施。

4.4.3健全历史建筑保护法律体系

法制建设是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强制性保障,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当前适用于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只有具有普遍性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文物保护法》等。但这些法律对窑湾历史建筑的保护方面并没有针对性,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窑湾制定专项法律法规,以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体系。

4.4.4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激励政策

以往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一般的都采用强制性的政策,使得政府工作压力和财政负担巨大,同时也严重影响到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热情。因而当前政府机构急需改变这种工作态度,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推行激励制度。其目的是激励全社会各界公众参与到历史建筑保护的工作中来。对于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其激励政策可以包括为历史建筑提供充足的保护资金、为居民提供一定的修缮补助、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优惠协议、功能置换时建筑面积的补偿、免除相关费用等。同时要确保激励政策的公平公开性,尽量在物质空间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兼顾到社会问题的改造。

4.4.5完善的历史建筑管理制度

对于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的管理部门主要有窑湾房管所、文保所和旅游公司,长期以来,在这几个部门的共同管理下,出现了职能不清、协调不力、多元交叉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因此,完善管理制度成为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历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设立专门的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机构,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统筹窑湾历史建筑保护事业。该机构成员可以由政府主管领导,房管所、旅游公司、建设部门、街道管理处领导及职员组成。

其次,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情况评估机制,从而可以综合了解历史建筑相关情况,如历史建筑的基本信息、保护更新情况、近年来的变化情况等,为街区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再次,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的监督制度,以保证相关政策的成功落实。最后,引入历史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窑湾古镇历史建筑数据库,建立管理动态信息和预警系统平台从而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历史建筑保护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4.4.6制定科学的历史建筑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是古镇及其历史建筑保护的前提和指导是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技术性依据和法规性保障。由于古镇的自身特殊性,其保护规划既不同于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必须以窑湾古镇保护规划为依据,而非政府部门的主管决断。只有以科学的保护规划为指导,明确历史建筑在古镇发展中的地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着眼于整个古镇,使其与古镇历史环境的继承、文脉的延续、环境的整治以及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历史建筑的价值。而这些都需要规划作为纲领性文件。

4.5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模式探索

4.5.1整体保护与小规模动态更新模式

整体保护指的是对历史建筑整体格局和风貌及其建筑环境的保护,全面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不能单纯的针对其本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在维护整个历史地段的历史风貌的同时,注重整个区域社会生活作用,更要保护它的人文环境,从而更好的促进整个历史地段的历史建筑保护。

小规模动态更新指的是要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历史建筑,在城镇社会动态发展的背景下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改造等循序渐进式的小规模的更新,从而使历史建筑得到可持续发展。整体保护与小规模动态更新是相辅相成的,强调历史建筑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注重保护与更新的过程性和灵活性,提倡公众参与,保障经济可行性。

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作为古镇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动态型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别于其他静态的文物古迹,应综合考虑其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在保护的同时恢复其活力。对它们的保护与更新应综合考虑古镇更为广泛的人文、社会、经济和建筑的未来开发利用问题,应将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融入古镇的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不断有机更新,提高古镇的地方活力,使窑湾古镇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延续与传承。

4.5.2分类保护模式

通过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现状的初步调研分析,根据其保护的目标,将窑湾历史建筑保护分为三种类型:

a)原真性保护

原真性保护主要是针对历史建筑遗产而言,对他们的保护主要坚持“修旧如旧”和“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或者对破坏性保护进行恢复,从而尽可能的保护其历史价值及历史的可读性。“修旧如旧”指的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要使其恢复到建造时的状态,对修缮的部分经过协调处理与原有部分保持协调一致。“不改变原状”指的是在保护修缮过程中不改变始建或历代重修、重建的原状,在建筑物修缮时应当依据其法式特征、材料选择、风格手法以及文献或碑刻、题铭的记述,对建筑物的年代和始建、历代修缮、复建遗存至今的构件部分进行鉴别,可以按照现存的建筑特征、构造特点进行保护修绪,或者依照复原到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构造特点、材料、风格手法等进行保护修缮。

b)生活性保护

生活性保护针对的是窑湾古镇历史民居。是指在保护历史建筑整体空间布局、构造和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其修缮或改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内部空间的优化及建筑环境的治理等方面。

现存的历史民居由于受建造时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平面布局、内部空间组合都符合当时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外加部分历史民居由于各种因素年久失修或者历史民居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现代的生活方式。因此,窑湾对于历史民居采取生活性保护,其目的就是在保护其传统风貌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起,窑湾古镇就陆续对公有产权的历史民居进行了修缮、整治、修复同时对镇区居住环境进行了整治,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对于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的历史民居保护与更新力度尚且不足,除了重点文物型历史民居外,其保护更新多是居民自发的,从而导致了历史价值和风貌的破坏。

c)开发性保护

开发性保护主要针对那些未挂牌的、保护等级相对较低的历史建筑,特别是位于沿街、沿河等重要界面或是重要旅游、商业地段的历史建筑。这一类型的保护与更新主要通过对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置换和外部形态控制,两方面相辅相成。内部形态置换指的是对沿街历史建筑根据其开发利用的需求,对其内部功能布局进行优化或改造,以满足其旅游商业的发展。外部形态是对历史建筑修缮、改造,以维护古镇整体风貌的同时满足历史建筑当前使用功能的需要。

在开发性保护过程中,历史建筑内部空间的置换主要是在旅游商业的推动下,使用者自发进行的,主要措施包括业态的调整、功能布局的优化等。对于原来沿街商业,从原先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求的食杂店、便利店转化为满足旅游需求的旅游品零售、餐馆等。对于原先的部分历史民居,特别是靠近古镇主要界面的,在利益的驱动下,改造为零售商业、餐饮、宾馆客栈等。历史建筑外部形态的控制,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目的是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历史文脉的延续及旅游氛围的营造。近年来,窑湾政府陆续对古镇的几条主要老街进行了综合改造,对沿街历史建筑立面进行了修缮,同时还同意规划的店招店牌以免破坏传统风貌。

4.5.3以重点带动整体的保护模式

窑湾古镇历史建筑数量众多,如果对其保护与更新工作同时开展的话,会导致资金得不到保障、破坏整体环境、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及游客的旅游体验。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抓住重点,并且选择重点历史建筑优先实施,以重点带动窑湾整体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当前,窑湾古镇重点历史建筑,如退思园、崇本堂、嘉荫堂、丽则女校等。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修缮,并且被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参观。但是,作为数量最庞大的一般历史建筑而言,其保护工作并未真正开展起来。

在这些一般历史建筑中,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如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民居,进行试点保护工作,包括对其修缮、开发利用等。再通过这些成功案例,引导带动古镇内其他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这样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足或者差错,可以及时调整策略,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降低管理难度和对环境的影响。

4.5.4以保护利用为主的特色旅游开发模式

历史建筑是窑湾古镇最主要的物质组成要素,也是其最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可以是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关系。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对其的保护与利用,而对其不合理或过度的开发利用,对历史建筑却是一种破坏。以保护利用为主的特色旅游开发模式指的是在对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并通过对历史建筑传统功能的合理置换,使其居住功能和旅游商业功能合理配置的一种旅游发展途径。

这样的旅游开发模式首先是建立在对历史建筑良好的修缮与保护基础上的,通过对历史建筑及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保护和改造,增强历史街区的旅游吸引力,充分保护其历史文化特色,才能营造良好的且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环境,发挥历史建筑的旅游发展价值。历史建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是旅游开发的基础。这种珍贵的旅游资源发生破坏,旅游开发根本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合理的旅游开发利用,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途径。首先,旅游开发为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当前窑湾古镇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于旅游收入、地方财政拨款与国家补贴以及社会捐赠这几方面。

其中旅游收入占了很大比重。多年来随着窑湾旅游开发的深入,旅游业已成为窑湾古镇的支柱产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更是蓬勃发展,促进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资金问题。第二,随着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入,也推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历史建筑的“利用”与“展示”都属于保护与更新的形式,更新是对其更深层次上的保护,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第三,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整治,并且改善其陈旧的基础设施,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旅游开发进一步展示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有效的增强居民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

4.6本章小结

本章针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调研分析所总结出的一系列问题,从提升历史建筑质量与风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优化历史建筑再利用、保护整体环境以及保护政策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历史建筑质量与风貌保护策略主要包括开展以政府主导的系统性保护修缮工作和采用科学系统的历史建筑修缮技术两方面。改善历史建筑居民生活环境策略主要包括政策措施和技术策略两方面。优化历史建筑再利用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利用总体策略和历史建筑分类利用策略两方面。历史建筑整体环境保护策略主要从历史建筑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历史建筑整体界面的保护、历史建筑公共空间环境保护三方面进行阐述。历史建筑保护政策与管理策略包括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健全历史建筑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激励政策、完善的历史建筑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优化产权制度等方面。最后在保护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保护模式的探索,为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5.古镇调研结语与展望

5.1总结

对窑湾古镇历史建筑调研分析所总结出的一系列问题,从提升历史建筑质量与风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优化历史建筑再利用、保护整体环境以及保护政策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历史建筑质量与风貌保护策略主要包括开展以政府主导的系统性保护修缮工作和采用科学系统的历史建筑修缮技术两方面。改善历史建筑居民生活环境策略主要包括政策措施和技术策略两方面。优化历史建筑再利用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利用总体策略和历史建筑分类利用策略两方面。历史建筑整体环境保护策略主要从历史建筑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历史建筑整体界面的保护、历史建筑公共空间环境保护三方面进行阐述。历史建筑保护政策与管理策略包括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健全历史建筑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激励政策、完善的历史建筑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优化产权制度等方面。最后在保护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保护模式的探索为窑湾古镇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5.2展望

在当今许多城市的更新发展中,象征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场所正在消失或者由于保护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导致场所“原真性”的缺失、缺乏特色以及活力。研究古镇的景观和建筑艺术形态,是为了寻找古镇在设计规划中丧失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让古镇又树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更是为居住在窑湾的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传承风土文脉,使窑湾文化得以延续。古镇是中国悠久文化的见证者,具有高度的历史人文价值,对于每个居民,每个城市,都以保留了该地固有的个性引以为豪。古镇依托特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景观、古老的建筑和悠久的文化吸引着四面八方游客,古镇“旅游热”的现象一方面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有一定的影响。在古镇的设计中应协调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把自然景观融人设计中,充分利用窑湾镇独有的自然资源。人才是古镇最大的财富,当地居民是延续古镇文化的生命力,没有他们的配合和参与,古镇就像放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失去了活力,这并不是在保护古镇,而是将其推人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只有协调好当地人们和古镇环境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延续古镇的文化,使得古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正在加载……
举报
  • 动态
  • 大事记
展开
0条评论
更多评论
关联云协作
回到顶部
分享群

分享到微信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开问电子证书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