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问网openwhy.cn ——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

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

看不清,换一张?
提交

建议反馈

提交
取消

绑定手机号

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请绑定手机号(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
获取验证码
绑定
取消

合并账号

合并
取消

提示

取消
解绑并绑定
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
请先进行实名认证
确定

扫描下载开问APP

六十载光阴铸匠心--万福虎调研日志

_Ethel_
关注
收藏

我们的非遗调研大约是从七月八号开始,大家开完会陆续开始开展工作流程中的第一项——寻找传承人信息。 

我是从七月十一二号左右才开始进行的这项工作,当时按照学姐给的思路从上往下依次尝试,就是从国家级开始找。我们这里天天吆喝浚县是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在名单上的非遗还算不少。我看到名单上“浚县泥咕咕”,国家项目,Ok、就它了,毕竟是我从小见到大的,想着整理资料和访谈提纲应该也会很容易,而且我当时也正在做着青海省非遗的整理工作,对非遗的分类和形式也见了不少。我觉得一些有具体制作过程的技艺类非遗比那些只有传说的文学类或者其他类型的非遗更方便留影和整理资料。

于是我从那天下午开始在网上各种渠道寻找传承人的联系方式,从省非遗网到市艺术馆到县政府官网。直接找找不到那只能通过联系网站上的人问他们的联系方式了,因为非遗传承人的基本信息都是记录在册的。当时是五点多,我才开始联系网站,但没想到他们下班那么早……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无人应答,没办法就只能等第二天。刚好那时候组里的另外一名成员在群里发了她已经找到的那位传承人的资料。我就去问她是怎么找到的联系方式,她说一般这种手艺传承人都是有自己的店的,去那些古街里找找是可以找到的。对,我们这里的古城,我走过千八百遍都没注意那儿有好多书画篆刻手工技艺的店……

然后第二天我就去了我们这里的古城找,天儿下的蒙蒙雨,还起晚了,但这事不能再拖了。中午十一点我出发了,古城离我家不远,我家在南,向北步行十来分钟就到钟鼓楼了。我去那条书画泥塑店居多的街里寻找,很快就找着一家。这家传承人姓宋,门口还立着他的简介,我的纸上没有记录他,但在网上能查到,代表性传承人姓王,他倒有弟子是姓宋的,那也不是这位。我在旁边都找了也没有更多关于泥咕咕的门店了,那就他了。我们做的是项目,只要传承人能为我们解疑接受采访就行。我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果然碰壁了,一般这种传承人是不会在店里的。听店里传承人的亲戚朋友说这种国家级的传承人一般都比较忙,他们要接受省里市里县里或者其他地方相关部门的采访,还有培训接待日常工作……个中缘由不甚了解。最后我跟他家来关照店铺的大爷聊到下午两点,各种七零八碎家长里短,大爷看我年龄小也没藏着掖着还给我讲了他们这一行,准确来说是我们这地界内几项国家级非遗的不少门道,跟外行的还有本行里头的“爱恨情仇”,我觉的有些偏离我们调研队的内涵和宗旨。临了大爷也没给准信只说他可以给我联系方式,但要我自己去联系看人家答不答应,我觉得这趟可能泡汤了,就只留了大爷个微信。

后来我慢慢觉得,既然我们本身就是为了助力非遗发展,那这种已经有了很大名气并且已经商业化了的,有经济生产链,还有不少人趋之若鹜、争抢着来学的手艺与那种隐匿于乡野山村,濒临失传,传承人努力维系的非遗相比着实没有再助力的必要了,而且调研后者也更有意义和价值。所以下午我从下往上寻找,先筛选离家近,传承过程中有困难的,技艺类的非遗。最后我选中了省级非遗万福虎,在网上找到它的具体方位,看了前两年的一些采访。其实也有其他我感兴趣的非遗,比如木旋玩具制作技艺,古陶和泥塑。但我还是选了万福虎,因为我看到网上一些采访中万福虎传承人黄贵莲的资料和图片,慈眉善目精神和蔼,我觉得她很有传统非遗传承人的感觉。

第二天雨停了,我就踏上寻找传承人之路。开着导航,根据网上采访大致描述的地址,要从山前绕到山后的一个村庄,我绕了条远路,经过了泥地、走了老远的荒野大马路,终于找到了传承人所在的村子。我觉得这种有过采访经历的传承人在本地应该是远近闻名的,经过几位好心大姐阿姨的帮助,我终于七拐八拐找到了网上说的离传承人家很近的那两棵村口的大槐树,然后看到了奶奶家的万福虎招牌。

那天奶奶正好在家,我和奶奶真的是一见如故,那天和奶奶聊了近三个小时,并没有说太多关于万福虎的很专业的东西,奶奶不会说普通话,只是给我讲了她过去和万福虎的故事,自己的经历。跟奶奶提前进行的谈话也让我了解了在网络之外关于万福虎和它的传承人的故事。之后也是很顺利的加了奶奶微信,记下了联系方式。很幸运得知奶奶的孙媳妇目前也已经成为县级传承人,更加方便我们的调研。

之后我就按照流程做了非遗简介和访谈问题大纲给组内成员参考,和奶奶约定在18号上午十点进行访谈。访谈那天我和朋友拿着拍摄设备,还带了一点给奶奶的礼物,提前去了奶奶的艺术馆,奶奶那天很早就开了门等我们,我们支好手机,提前给她讲了问题,因为奶奶不会用普通话,所以我们基本上就全用了方言交流。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耳聪目明,思维活络,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她都知晓意思,一一应答,访谈进行的十分顺利。之后奶奶也协助我们拍了宣誓视频,她说自己虽然不懂,但一定积极协助我们的工作。我们这趟下来也是学到了访谈、寻找信息、拍摄的很多内容,包括后期还要编撰外宣新闻,剪辑线下视频、编写文案,让我更加受益匪浅,和传承人的交谈也是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文字之外的东西。

奶奶去招待客人,我们对艺术馆里的万福虎留影,拍了视频。奶奶的孙媳妇给我们讲了很多家里卖万福虎的际遇,让我们又看到了万福虎脱离网络与众口之外的不被理解和举步维艰的情况。我更加觉得这样的非遗技艺要比那些运营逐渐商业化、风气逐渐浮躁、空有其表越来越丢失非遗文化内核的项目更加有调研和助力价值。这样的非遗技艺多是家族传承,本来就是一门生存活计,也不乏商业化的需要,只不过代代相传下来坚持的人多了就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不是否定任何非遗,毕竟它们还是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奶奶年轻时也还指望着万福虎养家糊口。但在这位古稀老人谈及万福虎的时候,我确实能感觉到她对万福虎未来的殷切希望和那颗在恶劣环境和坎坷经历中坚持了六十年而愈显赤诚的匠人之心,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项隐匿于古老村落的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加明白非遗调研队“传承非遗精神,助力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这一宗旨的初衷和情怀。

文字作者:杨子涵

文章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河南地区非遗调研队

字数 2432
阅读 1万
赞 | 0
举报
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
0 条评论
取消
评论
更多评论
还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
推荐阅读
换一批
回到顶部
分享文章

分享到微信

举报

提交
取消

选择活动

1/10
作品二维码:
发证单位:
    发证日期:
    开问电子证书编号: